戏曲理论家、教育家、戏曲史家。原名姚禹玄。湖南长沙人。1911年生。30年代创建左联剧联武汉分盟。1933年任左联常委,主管宣传。这一时期除了编辑《生活知识》《新知识》《新学识》等刊物,主要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和创作。出版了《戏剧概论》。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讲授戏剧概论和话剧运动史。出版了《戏剧艺术引论》。1943年任鲁迅艺术学院工作团团长,从事秧歌的创作和研究工作。编选了《秧歌剧选》。1946年任东北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创作了歌剧《永安屯翻身》,撰写了《秧歌剧与新歌剧》等论文。1949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1953年调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以后专门从事戏曲理论和戏曲史的研究工作。主编了《中国戏曲通史》《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戏曲艺术通论》《中国戏曲志》等大型专业著作。1981年出版了《张庚戏剧论文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期间培养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戏曲专业的几批博士、硕士生。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他的论著,有的放矢,切中时弊,针对各个时期戏曲创作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实际有感而发。他认真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对编演现代戏、新编历史戏和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注意深入基层,同剧作者、演员、剧团保持经常的密切的接触,有较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对表演、导演、音乐、舞台美术都有较深的修养。曾先后到苏联、德国、印度、罗马尼亚等国考察,通过中外各种不同的艺术比较,科学地把握和总结戏曲艺术规律。他重视戏曲发展历史研究,主张研究戏曲理论必须先研究戏曲史。他与郭汉城共同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通过古代戏曲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探索戏曲发展规律,并以戏曲史上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天戏曲工作的借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探索和突破,特别是把戏曲作为综合艺术的整体,追本溯源,在戏曲史研究中独具功力。 他通过戏曲教育和戏曲革新实践,培养了一批戏曲研究工作者和戏曲创作人员,为繁荣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